創業企業的幾個里程碑
隨著國家對創業的鼓勵政策**,許多人開始對創業型企業有憧憬,特別是80后、90后更注重于個人價值和成長的一代,想著隨著公司的壯大自己會名利雙收,甚至覺得若干年后自己會得到一個騰訊、阿里那種大公司創始員工的身份也說不定。但夢想歸夢想,現實歸現實,就我在創業型企業的管理經驗,說說創業型企業的那些事。
- 一、在明確發展的目標同時,時刻調整個人的失落感。
案例:新成立的環保產品公司到學校開完激情澎湃的宣講會后,吸引了無數剛畢業的大學生加入該公司,本著白紙心態的大學生員工們虛心好學,每天按照公司要求總結心得匯報感想,榮幸的是創始人和總經理都是非常耐心和敬業的前輩,對于每天的分享問題解答是詳細有加,半年內這個創業團隊是和諧共贏的。過了蜜月期的企業才是真正深受考驗的團隊,隨著時間推移,年輕的大學生們自認為經歷了半年多的磨練,對于企業運作和產品推廣等技巧已經掌握了不少,也能夠獨立去洽談個單,而公司因為外界競爭和內部管理節奏的原因,發展速度不如剛開始的時候了,年輕人們漸漸感到公司規模太小,發展也到達了一個瓶頸,每天面對無聊的匯報總結產生了疲態,很多人產生了跳槽和轉到大公司工作的念頭。
解析:創業型企業是高成長性與高風險性并存的創新開拓型企業,機會與風險并存的企業。適合喜歡挑戰、創新和富于激情的人群。創始人和決策層的眼光和前瞻性決定了創業企業的發展速度與空間,對經驗不足、學習意愿強的年輕人是優質培養土壤,對有經驗而不甘于在大公司系統化工作的人士也是練兵的場地。
不過要意識到在創業公司工作會涉及到很多無聊乏味的苦差事,做這些事的技術含量和成就感可能要遠低于你在一家大公司做的事情。有時候這意味著非常神經質的為你們的產品做無休止的修正和改進、接聽和撥打各種電話、收發快遞以及其他一些或許你會覺得無法全部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對于豐富管理經驗的人來說可能還要自己勞心操作基礎工作,或許沒有大公司的光環為公司爭取到優質客戶,落得灰頭灰臉還得堅持到底的尷尬境地。
點評:對于每個進入企業的員工來說都對公司有無限期許,年輕的大學生由于剛踏入社會對于自己的職業發展和規劃都不是很清晰,在創業型企業鍍金是迅速掌握個各種崗位工作技巧和公司管理模式的快捷方式,同時由于自我認知不夠成熟,隨著創業期內外環境給企業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使得他們的心智無法穩固。最好的方式是讓自己懷著創業者的心態,除了學習新技能還要學會如何幫助創業企業渡過各種難關。
二、 在創業公司里你得到更多的是自我實踐和壓力推動
案例:為了幫助A創業企業發展,公司上層請來了位據稱有二十多年管理經驗的國企高管,大家懷著期望的心情等待老法師的指導,沒想到這位領導以前是朝南坐指派活的,光知道瞎指揮,沒有合理的規劃和正確的指導,讓下屬們苦不堪言。之前公司雖然走了不少彎路,但是大家還是比較齊心協力,也經常用頭腦風暴的形式碰撞出新點子,現在大家每天人際緊張、工作無頭緒,很多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答和應對方案,結果業績不斷下滑,員工們都抱怨連連。
解析:在創業企業遇到一位好的管理者和創始人是員工的幸運,能迅速提升員工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往往很多創業招不到愿意承受壓力和挑戰的領袖般人物,可能找來的領導能力不強,還保持著大公司的等級觀念。然而,只有在這種困難時期,你才能有機會負擔起責任,把領導無法完成和不愿完成的事擔當起來,真正了解你是誰,你有哪些才能,以及什么東西對你最重要。最終成為個人職業生涯中的關鍵性時刻。
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人離開創業公司,因為他們發現無法承受指標、提升企業知名度、毫無價值感等精神上的壓力。對于習慣穩定收入的員工來說,創業企業每天面臨著無盡的未知,而個人的力量就像杯水車薪一樣無奈,從而放棄了最初來創業企業磨練和體驗的初衷。
感悟:在過去多年工作生涯里,我多次選擇二次創業的企業完成晉級挑戰。選擇有相同價值觀的企業,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承諾攜手克服困難,建立從無到有的企業。那個時刻真正塑造了品格,不管是對于整個組織還是對于完善自我領導能力,都是如此。深信能在創業企業堅持下來的人,最后都是經歷過能力提升和人格磨練的人,對于在大公司享受安逸來說會有更大的收獲。
三、 創業型企業愿景完善和人才駕馭關系到企業的存亡
案例:B公司是個二次創業型企業,和眾多老牌傳統企業一樣,面臨著痛苦的轉身蛻變過程,公司決策層在董事會議上通過公司準備集團化管理、多元化經營的戰略部署。公司戰略轉型需要招募大批社會精英的加入,CEO根據公司決策層的意思描繪出一幅美好的藍圖,把公司三年、五年計劃詳細分析,并計劃十年內上市,很多精英被這幅藍圖和CEO的個人魅力所吸引,紛紛加盟B公司躍躍欲試。果然這次精英們都在新的轉型模式下嶄露頭角,盡管轉型中遇到無數困難大家還是發揮各自的優勢,一次次度過了難關。無奈因為市場價格波動過于異常,讓公司在一次交易中損失過重,而且市場變化還在加劇,董事會又進行了戰略變動,使得原來的藍圖變成了另一番景象,很多加盟的精英無法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做事變得束手束腳、無法再次大顯身手,而公司根據市場進行戰略變動與精英的特點無法掛鉤,精英和企業分離,令人心痛不已。
解析:創始者描繪的未來愿景,關系到整個團隊員工的去留。創業企業在面對變動的市場和環境,能否不忘初衷把團隊帶入正確的方向,靠的是決策層和創始人的意志力和洞察力了,但對于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推動力,尤為至關重要的。
點評:能招募到精英人士加入創業企業,對企業發展是求之不得的美事。招到人才并能駕馭人才的領袖,根據人才特點給予足夠的空間,更是不易之事。應該如劉備和宋江一樣無為而治,提供人才足夠的期望和尊重。哈佛商業評論的調查證實,“因完成任務或者任務做的好得到獎賞的人,他們的表現不會比那些根本不期望獎賞的人好。”
總的來說,在創業公司工作是激動人心的,能改變你的生活、你看世界的方式,并更好的認識自我,完善心智的磨練過程。當然,結伴而來的風險、艱苦和挫折永遠不該被忽視。想要和創業企業同步發展,除了目標和企業一致外,還得有創業者的眼光和心態才能在創業期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