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的五個合作模式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情就是收聽財經新聞,自從成立了公司后財經信息成為注血滿活的力量源泉。而且目前如此高漲的創業熱潮,被口號式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召喚著,確實一回頭就發現企業很多年輕員工不見了,老員工失蹤了,一問又是去創業了。就如之前路人打招呼“你吃飯了嗎?”一樣,現今見面會笑問你什么時候開公司呢?
在這種熱潮中得以發展的公司真是很幸運的,因為不像之前創業者是一個人孤獨的前行,背負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至少現在政府每日推出扶持新政,優惠條件,而且創業大潮正在如潮水般涌起,感覺像一個個創業團隊在并肩作戰,雖然暫時不在一個戰壕。
創業難是眾所周知的,之所以還有這么多創業者要試水深淺,說明大家心不甘,“萬一夢想實現了吶?”喚起了創始者們的躍躍欲試的心動感,在創業企業混跡多年的我深刻體驗到這種心跳的感覺。對于創業者期初最需要的就是資源,如今大眾創業帶了一種便利就是合理運用合作模式,使資源匱乏,人單力孤的創始企業快速運行起來。
創業型企業從原始狀態到發展狀態的精進過程,合作模式隨著公司的發展階段變化也有五個階段的不同變形。
一、 資源整合階段
創業初級階段是個資源匱乏、人員匱乏、資金匱乏的階段,創始者什么都自己勞心操肺的,如今不能利用外界資源進行整合,很難獨自打開初期的開創局面。很多創業者就算是能力超凡,原始累積的資源很充分,也敵不過公司小而不被待見的尷尬局面,之前的老客戶、老朋友關系再鐵,大多本著與你的新公司瓜分利益的心態合作。這種合作模式是資源整合的初級階段,也是創始人用心挑選合作伙伴,整合優質資源的重要階段。
二、資源互惠階段
經歷了第一階段的痛苦篩選和東奔西跑找資源的階段,企業基本已經找到了公司暫時生存的資源和合作模式,懂得了取舍得失后互惠共贏的原理,在弱關系的相互取暖、聯手效應下,合作模式的第二階段終于走到了磨合期,相互交好、相互分享和相互撕扯中顫顫巍巍地掙扎著、前行著。
三、合作勢力較量階級
弱關系的聯合隨著公司發展進入第三階段,由于只是聯合關系,各種發展和走向也能會交叉或者重合,合作的創始人會產生各種私利的想法,矛盾開始突顯出現。合作的雙方開始為自己的利益和發展考慮。有的暗箱操作,有個獨立山頭、也有另立門戶的,各種勢力較量就是為了讓自己企業突破原有的合作模式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
四、合作模式、股權清晰階段
接下來的合作模式基本已經進入各自為政的階段了,企業經過之前的摸索和跌打滾爬后,基本有了固定的運營模式和企業的核心骨干,再次合作的對象大多為項目合作伙伴或者股權分配制的規范模式。這些合作對象之間會通過法律合同、股權分配等形式合作牽制,是比較合理清晰的階段了。
五、集團化產業鏈階段
能夠進入第五階段的企業都是經過大風大浪,還能保持良好經營狀態的集團公司,或許還有準備上市的準備。這些集團公司管理系統化,員工崗位分工精細化,企業戰略也清晰明了。集團公司有好幾家獨立的子公司持續運營,并且這些子公司經營著多種產業,相互依存,相互扶持。集團公司對下屬產業人員、業績、財務、戰略發展等進行全面統籌管理,做到精細化和標準化,形成良好的自循環的產業鏈。
以上合作模式在企業發展各階段的表現形式不同,卻反映了企業發展的軌跡,供創業者們選擇合作模式和合作伙伴時參考。